1. 電商心理學法則一:價格定錨
平時大家為商品定價時,是否只會考慮成本或者競品價格?其實商品定價大有學問,單單是一元的分別,已經可以影響消費者的購物意欲。在評估產品的價值時,第一個價格的數字將成為一個「錨點」。隨後的產品都會在消費者的潛意識中與第一個參考點進行比較,所以價格較低的產品亦相對會更具吸引力。要在電商平台上活用價格定錨這個法則,賣家可以將產品原價列為較高的價格,再將定價減低。當消費者瀏覽網店時,心理上就會認為產品值得更高的價值,更願意為「折扣」下單。
2. 電商心理學法則二:互惠原則
知恩圖報是傳統的美德,但原來一樣可以應用在電商營銷上。要培養忠實客群,建立黏著度,就要認識互惠原則。心理學家Robert Cialdini在其經典巨著《影響力》中,深入探討說服技巧,表示人在接受好處後,會更傾向給予回報。賣家們可以嘗試附送試用包等小贈品,既可以讓顧客賺到優越感,又能推銷網店的其他產品,絕對是一石二鳥。另外,設立新會員優惠及積分禮遇同樣可以提升回頭率,以低成本的方法留住顧客,保證網店訂單數量。
3. 電商心理學法則三:確定性效應
行為經濟學與消費者的實際行為息息相關,各位賣家可以了解非理性消費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,並吸引買家下單。確定性效應來自風險厭惡的心理,是一種認知偏誤,並非以邏輯推導,指的是大眾對百分百確定與僅僅可能的結果,會抱以非邏輯性的偏好。實驗結果表示,人們在確定情況下,會選擇能夠100%獲利的選擇。相反,在有風險的時候,則由風險趨避轉向風險愛好,傾向賭一把來獲取更高利潤。因此,即使買二送一及66折優惠的獲利空間相同,但對消費者來說,買二送一的噱頭會更吸引。
4. 電商心理學法則四:基本價值忽略
除了折扣優惠外,加量不加價亦是常見的推銷手法,正正展現了大數字的威力,可以讓消費者忽略產品的基本價值。特別是產品價格較低時,消費者對比價沒有太大興趣,亦懶得換算,因此即使加量不加價的選項比折價的選項要貴,大部分消費者仍然會被迷惑,選擇價值較低的選項。當然,面對高單價的產品,買家思考的時間會增加,這項理論的效果亦會被削弱。對於部分網店店主來說,不妨可以嘗試加量不加價的形式,代替限時減價促銷,即使沒有傳統節日,亦能自己造節,在保持營業額的同時,輕鬆提高訂單數量。